“核電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仍然很低,2020年全國累計核電發電量為3662億千瓦時,僅占全國發電量的4.8%,低于世界約10%左右的平均水平,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,我們認為在國家‘十四五’及更長時間里,核電將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發揮更大作用。” 3月19日,中國廣核網上業績發布會舉行,公司董事長楊長利在會上表示。
隨著核電被納入碳達峰相關工作范疇進行布局,核電產業再次受到關注,中國廣核作為“國內核電龍頭”吸引了投資者目光。在此次業績發布會上,公司管理層介紹,“十四五”期間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至8臺機組穩步推進,公司已做好相關準備工作,并具備每年1至2個項目的開工條件。
根據3月18日晚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報數據,中國廣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為705.85億元,同比增長15.95%;歸母凈利潤95.62億元,同比增長1.02%。
我國核電行業中,中國廣核和中國核電兩大巨頭“分庭抗禮”。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《2020年1-12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》,截至2020年12月31日,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8臺,全國商運核電機組上網電量為3427.27億千瓦時。中國廣核管理24臺在運核電機組,此外還有7臺在建核電機組,其中包含公司控股股東委托公司管理的3臺在建機組。2020年,中國廣核管理的核電站的總上網電量為1864.87億千瓦時,占全國核電機組上網電量的54.41%。
在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目標下,作為清潔能源,核電再迎發展良機,但同時核能又是不可再生能源,且任何一起核事故均可能導致全球范圍的停運、緩建。核能長期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?成為此次業績發布會投資者提問的焦點之一。楊長利表示:“核電作為穩定高效的清潔能源,是唯一可以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基荷電源。目前我國核電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份額比較小,也就意味著我國核電發展有比較大的空間。至于未來,核能在實現‘碳中和’之后會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,這跟核技術發展密切相關,鈾資源利用率的提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還可以做更多的工作,未來隨著第四代核電技術的發展,那個時候核能可能會有一個比較平穩或者是更長時期的發展階段,也就是在‘碳達峰’之后,可能核能還會保有一定的比例,而且持續很長的時間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0年度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.8元。業績發布會上,公司董事長楊長利還表示,公司將繼續重視現金分紅,董事會提出,未來5年,在公司業務、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不發生重大變化,在獲得相關年度股東大會批準的前提下,在2020年分紅比例的基礎上,實現每年分紅比例適度增長。